时间:2023-05-14 22:56:51 | 浏览:402
作者|ff
来源|极果编辑部
马斯克的终极星际大杀器“星舰”,即将迎来首飞!
这个“疯子”在2017年提出星舰计划,这是一项推动人类前往火星和月球,以及在地球轨道上实现太空旅行的疯狂计划。
既是上天,就涉及到“交通工具”,SpaceX星舰由此诞生。在历经整整4年的各种测试、点火、试飞后,星舰终于到了第一次完全组合体发射。
然而,原定的4月10日发射时间最后被“鸽”,在网友不断催促下,马斯克终于模糊表态,说会在4月份的第三个周末(15-16日)首飞。由于有前车之鉴,很多人这次也没有把马斯克的话当真。
但继马斯克后,SpaceX官方也发推声明:星舰已在星舰基地完全堆叠,测试团队正致力于下周湿彩排,约一周后将进行星舰首次综合性试飞,正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。
此前专业航天媒体NSF的Alex也爆料称,SpaceX将在本周六完成发射准备审查后,直接进入发射环节。这些消息综合起来,都透露出一个讯息:星舰已经做好准备,就差FAA发射许可证。而据消息人士透露,这两天应该就会下发该许可。
按照时间来推断,最早和最有可能的就是下周一(4月17日)。
而实施星舰首飞任务的博卡奇卡封路通知也已发布,封路首选日期为4月17日,备选日期为18日和19日。这次星舰将进行轨道级飞行测试(OFT),目标是低地轨道(LEO),尝试绕地球飞行一圈,最后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上海上着陆。
如果成功的话,那意味着人类离月球生活就又进了一小步。这也让人愈发好奇,这个“交通工具”究竟可不可靠。
简单来讲,星舰是由上级“星际飞船”和下级“超级重型助推器”组成的两级火箭,其结构类似于普通的火箭,但尺寸要大得多。 完全堆叠时,高度达120米(大约40层楼),堪称史上最高火箭。
其中星际飞船是执行各种太空任务的载具,它配备3台海平面版猛禽发动机和3台真空版猛禽发动机。而助推器是用来将星际飞船送入轨道,它底部多达33台第二代海平面版猛禽发动机,能提供超7200吨的推力。
在助推器助力下,星际飞船能够搭载100多吨的货物或者100多名乘客送往地球轨道、月球、火星甚至更远的深空。
这段长旅途也对燃料提出了要求,最后一种新型的液态甲烷成为最佳推进剂。与传统的液氧煤油或液氧氢相比,液态甲烷更加的环保、高效和便捷。
除了燃料,星舰的降落方式也很新颖,它未采用传统伞降回收方式,而是直接垂直降落,这样就不用额外增加其它重量,同时定点着陆也能减少对地形的要求。想法是好的,但实施起来困难不少,比如精准控制轨迹和减速等。
先说轨迹控制,它是装备了四个可移动的翼面结构,这些翼面结构能根据飞行状态自动调节角度,以保持飞船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。
至于减速,最终星舰下落时采用一种“肚皮朝下”的姿态,在高速下降时将自身的底部朝向飞行方向,充分利用空气阻力“反推”减速。
而得益于材料的可靠性和降落方式等各种因素,理想状态下,星舰将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。在马斯克的设想中,星舰一天可以发射3次,向火星运送百万吨物资。
要想实现这一愿想,摆在眼前的第一步就是星舰要能发射上去。而过去几年,星舰测试计划可谓命途多舛,先是Mk1、SN1和SN3三台原型机均未通过低温验证测试。
SN2倒是通过了低温测试,但该原型机不符合飞行条件。经过不断改进后,SN4走到了点火这一步,并顺利完成了4次静态点火测试,可惜第5次静态点火后它炸了...还没上天呢,就壮烈牺牲。没办法,只有靠SN5来挽尊。
好在SN5多次静态点火无误后,终于能执行首次单引擎低空飞,最后它不负众望,点火后缓缓升空飞到150米高度。在空中飞行大约一分钟后,SN5缓缓降落在附近地面上。
SN5升空▲
虽然这只能算一次“短途”尝试之旅,但也代表着星舰原型机第一次成功升空。试验成功后,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,看来我们离殖民火星又近了一步。
同年年底,星舰SN8在得克萨斯州进行了首次高空试飞。试飞中,SN8成功达到约12.5公里高度(12500米),这次飞的更高了,但意外来了:落地瞬间发生了爆炸。
SN8落地瞬间爆炸▲
之后的星舰SN9、星舰SN10、星舰SN11在试飞着陆时都是历经坎坷,“炸了又炸”,到星舰SN15试飞时终于平稳落地。至此,星舰原型机在不断坎坷中艰难完成了亚轨道试飞。之后也多次完成了亚轨飞行测试,并成功摸索出可控飞行方法。
SN15完美着陆▲
星舰团队还多次测试了越来越复杂的静态点火,实现31台猛禽发动机的全程点火测试——这是航天史上同时点火最多的火箭发动机。根据早期计划,星舰今年完成首次轨道试飞,来验证整体性能和可靠性,为后续太空任务打下基础。
前面说了,星舰并非是“一次性用品”,它能重复利用,将源源不断的人和货物带网火星并建立基地。而这也将付出巨大的发射成本。对此马斯克曾表示过,单次发射成本仅约200万美元,这几乎是目前猎鹰9号发射成本的1/10不到。
对应其100吨的低轨道运载能力,可以将每公斤有效载荷发射入轨成本降低到惊人的10美元。
按现有计划,星舰还能在太空完成中途添加燃料的工作。这使得星舰可以少装燃料多装人/货。燃料不够时在太空与能源星舰对接补充燃料。可以说全方位节约成本了。
这也让很多人在期待星舰首飞,但马斯克曾说过,首次发射基本上属于是抛硬币的玩法,成功概率约为50%。怎么说呢,没有人会想故意失败,一旦决定发射星舰,最终成不成功不知道,但一定已经尽力了。
但前期没法保证百分百成功,怕大众期望值太高,所以只预估一半的机率。就像重型猎鹰发射前,马斯克也说了同样的话,什么50%啦,不炸在发射台上就是成功啦。基本上这就是属于一种流程式的预防性挽尊,降低期望用的。
马斯克曾表示,他希望在本世纪内建造至少1000艘星舰,祝他早日实现吧。当然,这眼前的就是星舰首飞顺利。
作者|ff来源|极果编辑部马斯克的终极星际大杀器“星舰”,即将迎来首飞!这个“疯子”在2017年提出星舰计划,这是一项推动人类前往火星和月球,以及在地球轨道上实现太空旅行的疯狂计划。既是上天,就涉及到“交通工具”,SpaceX星舰由此诞生。
“ 我在人间赚这么多钱,就是为了把所有人都送上天!”马斯克 3 年前在推特上和网友畅谈自己的火星梦时,放下的豪言壮语。现在,他还得再等等。今晚 9 点半左右,吸引了全世界关注、承载了马斯克火星梦的星舰,在预发射成功上天之后几分钟,化作了一团
懂车帝:特斯拉员工分享车主隐私,马斯克也曾遭偷窥!特斯拉员工分享车主隐私。近日再次发酵。有媒体报道,特斯拉前员工表示:2019至2022年间,有特斯拉员工通过内部消息系统,私下分享客户车载摄像头记录的视频和图像。马斯克本人也Gran,马斯克
看来,即便你是全球最富有的人,最牛掰太空公司SpaceX的首席执行官,即便你买下了Twitter,成为呼风唤雨、一呼百应、山呼海应的网络大咖,但你在自家的平台上发文,也仍然得“先审后发”。是的,你没看错,就连马斯克也逃不过这一可怕的“魔咒”
在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正式收购推特后,推特可以说是负面新闻不断,整体运转也在逐渐走低,马斯克也是寻求各种方法来让推特度过该时期,其中一条就是削减运营的成本。马斯克也想到了不少方法,包括由于12月初推特清洁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后将其解雇,引起
三言科技5月7日消息,5月7日,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,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沃伦·巴菲特评价马斯克称,马斯克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企业家,他有很多的梦想。他如果没有去做一些超越极限的事情,他不会取得今天的这些成绩。此外,有观众提问称巴菲特是
前言众所周知埃隆·马斯克是特斯拉创始人,名下涉及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,也是全球首富!马斯克为何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小伙子坐到世界首富的位置?这和他背后的女人也就是他的母亲:梅耶·马斯克息息相关!梅耶·马斯克梅耶·马斯克是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母亲,她
人类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,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,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,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直径达到了930亿光年,而这个范围并不是宇宙的全部范围,宇宙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,面对浩瀚无穷的宇宙,有一些科学家认
#东部战区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##解放军在台湾周边军事演训行动开始##实战演训为何选择环岛六大区域##台媒:解放军无人机首次飞过金门##台媒:台预警雷达“监控”东风导弹#文/君剑据环球网援引东部战区发布,从8月4日中午开始,解放军东部战区正
哗仔说鱼远看像条大火箭,近看原来是雀鳝。表面看来挺呆萌,内心世界很凶悍。欢迎大家再次回到哗仔宠鱼学院。对不起,我是哗仔!哗仔说鱼——让养鱼知识更精确一点,更有趣一点。很多人玩龙鱼,很多人为龙鱼的配鱼而头疼。龙鱼的配鱼选择范围其实比你想象的狭
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青春探险真人秀《横冲直撞20岁》第二期高能来袭,火箭少女101在沙漠中的一系列神操作被观众大赞“接地气”。舞台上仙气十足的女团小姐姐,摇身一变沙漠“阿姨团”,素面朝天加一头“锈发”简直是沙漠标配形象。而面对诸多人生“第一次”
10月7日,长虹•美菱中国区官微发文称,针对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达瑞尔-莫雷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布损害祖国统一的言论,长虹•美菱表示无比愤怒并强烈反对。即日起,长虹•美菱将暂时下架并召回所有NBA联名款火箭队球迷冰箱,暂停火箭队球迷冰箱相关市场
神舟十五号即将发射,依然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。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型用于载人发射的火箭,与众不同的就是它头顶上标志性的“避雷针”,这让它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脱颖而出。但是很多网友质疑中国的载人火箭太老了,一些网友甚至非常不客气地
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火箭成功分离,进入预定轨道,飞行乘组状态良好,发射取得圆满成功。至此,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。此次,神舟十五号依然采用了6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技术,所以将会在凌晨对接空间站。神舟十五号如何